设备展示 工程图片

联系我们

联系人:(郑总) 13110932103
13779930073
  行政:18350214389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中农力强分享旧路改建困难影响大的解决办法

  旧路改建工程的施工与新建公路工程施工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存在着较多施工干扰因素及安全隐患。如受原(旧)路影响,施工作面小而分散,路基和旧桥涵加宽处理较多,施工受来往车辆影响大,要求边施工边保证交通畅通等。为了保证旧路改建工程挫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应做好施工前及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旧路改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方法措施
 

中农力强分享旧路改建困难影响大的解决办法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对现场进行调查及核对,其次是对控制点复核、放样定线,接着进行场地清理场地清理则成为新旧路交接中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了,其质量控制要点有:
 

  (1)施工前应把旧路基交接面的杂草、表土清理干净。
 

  (2)按没计要求拆除旧路路缘石、旧路肩、边坡防护、边沟及原有构造物的翼墙或护墙等。
 

  (3)如交接部位属软土地基,还需进行软基处理。
 

  (4)应在路基扩宽区外开挖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期间的排水通畅,以防止地表水浸泡路基。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是工程的主体实施阶段,也是路基、路面质量形成阶段,而每一分项工程施工又由若干道工序构成,且每道工序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此阶段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一)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1、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利用旧路作新路基时,施工质量控制应放在新旧路交接处,以防止新路使用期问出现沉降。控制要点有:
 

  (1)扩宽路堤的填料尽量选用与旧路堤相同的填料,或选用透水性良好、塑性低的砂性土、碎机等填料。施工时应检查填料最小强度与最大粒径是否符合要求。
 

  (2)路基填筑前的地基表层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压实处理,并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3)严格控制每一层的松铺厚度。对不同吨位的压实机具,松铺厚度与地基条件、土质、松铺土层的干密度有关,可通过对现场试验段进行碾压试验后确定。
 

  (4)压实度、含水量的控制。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允许范围内。
 

  (5)加宽旧路堤要注意新旧路基搭接,应在新旧路基填方边坡的衔接处开挖台阶,台阶底应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台阶宽度不小于1,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
 

  (6)加宽旧路堤完成后,应进行沉降速率的观察,等新路基处于稳定后才进行路面结构层施工,以避免路面因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破坏。
 

  2、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挖方路基施工控制要点有:
 

  (1)旧路加宽挖方路段,应采取临时排水设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2)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督促检查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通行车辆安全与通畅。
 

  (3)按照设计的横断面及边坡坡度要求至上而下,逐层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和欠挖,严禁超低开挖;经常检查挖方边坡坡度。
 

  (4)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应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cm厚的保护层,以免雨水浸泡路床。
 

  3、涵洞施工质量控制
 

  新旧涵相接流水面的平顺是质量控制的重点。此外,结构物的强度、相接处的沉降缝处理也是施工的关键。控制要点有:
 

  (1)旧涵加长应先检查旧涵轴线与设计资料是否相符,施工应尽量顺接旧涵;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扰动、破坏旧涵基础及其结构稳定。
 

  (2)施工时应检查轴线放样和涵底标高准确性,确保整幅涵洞轴线顺直、无偏位和涵底坡度直顺。
 

  (3)涵洞沉降缝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填缝料应具有弹性和不透水性,并应填塞紧密。
 

  (4)旧路基上新增涵洞宜分半幅两次施工,管涵应注意基础沉降缝与管节接缝对齐,半幅施工时应确保另一半幅有足够行车宽度。
 

  (5)涵洞各道工序须经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半幅完成后,要求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方可回填,应采用透水性材料回填,并分层夯实。当涵顶填土厚度大于0.5~1.0 m时,方可允许车辆通行。
 

中农力强分享旧路改建困难影响大的解决办法


  (二)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1、级配碎石底基层质量控制
 

  (1)受雨水及通行车辆的影响,经验收的路槽会出现不平整或局部软弹,在铺底基层前应按规范要求处理好。
 

  (2)除了要严格把关原材料质量及级配外,铺筑前应洒水加湿集料,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约1%。摊铺时检查是否存在因颗粒离析而局部窝洞、条槽或表面不平整的情况,
 

  存在则应按规范要求及时修补。
 

  (3)为保证通车需分两幅施工时,应避免纵向接缝,纵缝应搭接拌和。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部分挖松并补充洒水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
 

  (4)刚铺筑完成的底基层禁止在上面急刹车,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施工中遇大雨,集料含水量过大和路槽软化,雨过天晴后应推开换料。
 

  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质量控制
 

  (1)对利用旧路面作为底基层,应检查其材料是否符合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老路面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2)施工前应检查路肩的填压情况,路肩应与底基层、基层施工同步,以保证分幅施工时车辆的会车宽度。对于柔性底基层还应进行弯沉值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层铺筑。
 

  (3)检查试验段施工时拌和机产草与运输能力搭配、水泥剂量、最佳含水量、压实度、材料实验等情况,以验证施工工艺。
 

  (4)每天拌料前应对材料作含水量测定,确定混合料施工配比;根据天气及现场碾压情况适当调整混合料含水量,并对“弹簧”、松散现象按要求进行处理;碾压宜在水泥初凝前进行,并应在实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
 

  (5)路加宽需分两幅施工时,前幅宜摊铺装模施工,以保证纵缝垂直相接:如因种种原因未装模施工,则在后幅施工时,应将前幅相邻边沿路中线锄除松敞、斜面部分,保证纵缝垂直相接。
 

  (6)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 天,其间应始终保持表面湿润和封闭交通。
 

  3、沥青碎石路面质量控制
 

  (1)施工前对原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施工放样数据进行严格审查。
 

  (2)拌和沥青混合料时,主要控制加热温度;出料时混合料须均匀一致,无白花料,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块现象。
 

  (3)已离析、硬化在运输车内的混合料,低于规定摊铺温度或被雨淋的混合料应予以废弃。
 

  (4)接缝施工应符合规范要求,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以及人工顺直包缝或切缝。对横接缝进行处理时,必须将端部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注意检查新旧摊铺接缝处的平整度。
 

  (5)沥青碎石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
 

  (6)在旧路改建过程中,由于过往车辆频繁,对铺筑好的面层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尤其在路面边缘砌筑排水沟、路缘行或其他结构物时,严禁在已铺沥青层上堆放施工材料和制作水泥砂浆,以免对路面造成污染。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旧路改建中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隐患,影响其使用功能并直接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应结合旧路改建工程的特点及各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案,加强对工程施工关键部位、关键工序以及薄弱环节的质量控制,尽可能杜绝旧路改建工程施工病害的产生,以确保工程质量。
 

相关文章
公司简介 - 工程展示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福建中农力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承接各类工程切割拆除,水钻打孔,植筋加固等特种工程施工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古地石社75号 电话:13110932103 13779930073